第六章:室內桶槽填充作業 - (單頁摘要)

應用渦流擴散模式(Turbulent Eddy diffusion model),科學地評估在通風條件不佳或空氣流動緩慢的區域中,作業點附近的化學品蒸氣濃度分布。相較於假設整個空間濃度均勻的傳統模型,擴散模型更能反映靠近污染源的局部高濃度現實情況。

情境與評估

  • 情境: 一名員工報告在室內填充 NMP (N-甲基-2-吡咯烷酮) 廢液桶(作業時間5分鐘,填充速率 2 L/min)時,聞到刺激性異味並感到身體不適。評估的目標是,量化在填充作業期間,員工呼吸帶附近可能的 NMP 蒸氣濃度。
  • 資訊: 經由質量平衡計算,NMP 蒸氣的產生率 (G) 約為 4.9 mg/min。此化學品的8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(TWA-8 OEL) 為 60mg/m3。

擴散模型應用與結果

由於廢液桶被放置在空氣流動性差的牆角,遠離主要的通風氣流,因此非常適合使用擴散模型來估算近距離的濃度梯度。此模型的主要輸入參數包括污染物產生率 (G)、反映物理屏障的幾何因子 (Kg​,此案例為角落=1),以及反映室內空氣微觀擾動程度的紊流擴散係數 (DT​)。

  • 模型參數: 為確保評估的保守性與保護性,我們採用了工業環境中較低的擴散係數 (DT​=0.1m2/min) 進行評估,這代表假設污染物擴散較慢,會在源頭附近累積較高濃度。
  • 模型結果: 在此最保守的假設情境下,距離填充口 0.25 公尺處,作業進行到第5分鐘時的瞬時濃度預估為 50.2mg/m3。

IH MOD 模擬

結論:風險可接受

預估的最高瞬時濃度 (50.2mg/m3) 雖然顯著,但仍低於法定的8小時日時量平均容許濃度 (60mg/m3)。進一步考量到此作業的暴露時間極短(僅5分鐘)且頻率不高(並非每日發生),將此短時間高濃度暴露平均至8小時工作日後,其日時量平均暴露值遠低於容許標準,因此整體暴露風險可判斷為**「可接受」**。

此案例清晰地展示了擴散模型作為一種暴露評估工具的實用價值。它允許我們在缺乏直接採樣數據的情況下,透過選擇合理的保守參數,對通風不良區域的近源暴露情境進行量化且具保護性的風險判斷。

參考資料: Chapter 6 barrel filling indoors. Made by Peter Ho. 114.08.14